先梳理一下时间线:
2024年1月底,亲自书写遗嘱,委派助理郭虹前往香港为其三名子女设立信托基金,规定每位子女可获得7亿美元信托资产,但明确要求信托本金不得动用,仅允许子女及其后代支配利息收益。
特别强调该收益不包含子女(及后代)配偶的权益,性质属于\"婚前财产\"。
在此遗嘱签署数日后,即2024年2月2日,宗庆后再度立下遗嘱,将内地资产及部分海外资产分配给宗馥莉、首任妻子施幼真及其母亲,同时要求宗馥莉为三位弟妹设立信托。
2月25日,宗庆后死,病因。
离世半月,也就是3月15日,四兄妹达成协议:宗馥莉按约设立信托,其余三人认可2月2日遗嘱效力。
由此可见,宗庆后早就料到自己活不久了,所以就对身后事做了规划,将事业核心交予宗馥莉,另为三位子女各设资金保障,使其后代可永久享有收益。
很明显,老宗的用意就是,信托让大女儿宗馥莉去成立,收益归三个弟弟妹妹,是希望让弟弟妹妹们念大姐的好,交换的对价是弟弟妹妹们承认的主体由大姐来继承。
可见老爷子生前想的多周全,就是害怕四个孩子在他死后互斗。
但越怕啥越来啥,老宗死后没多久大女儿宗馥莉就突然变更了约定,声称信托仅含收益不含本金,导致双方关系破裂诉诸公堂。
当前杭州诉讼中,三位子女不仅追索21亿美元信托资产,更主张对价值200亿元娃哈哈股份的继承权,此举实为对大姐毁约的反制。
只要证实亲子关系,他们便有权继承股份。目前长子宗继昌已提交1989年出生证明,要求与宗庆后留存血液样本进行DNA比对,最终鉴定结果将于9月揭晓。
个人认为此事毫无悬念,以宗庆后的处世智慧,绝不可能出现连他是不是自己的孩子都搞错。
只是按照时间线去推,1989年......生宗继昌的时候,宗馥莉才7岁。7岁还小,老宗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和原配施幼真离婚,这说明啥?并且还是80年代......
果然,姜还是老的辣!
真够乱的!
从时间线上来看,宗庆后的安排可谓滴水不漏,然而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残酷。倘若他能再活两年,结局必将截然不同。
宗庆后深谙企业声誉在国内商界的关键性。他既不愿捅破私生子这层窗户纸,也不希望媒体知晓此事。
毕竟,老宗自己的问题很大很大,他虽然私生活混乱,但他却很注重运营自己的公开形象。因为他和达能打官司的时候打过爱国牌,还公开建立朴素企业家的形象,这些都让他没法承认那三个孩子。
而宗馥莉的激烈反应着实出乎宗庆后的预料。其实宗馥莉自己也始料未及,她理解不了父亲的用意,也不想失去属于自己的利益。
这场\"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\"的博弈中,或许最终谁都不是赢家。
在生命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宗庆后已然察觉到宗馥莉与杜建英势同水火的关系。但两人都是至亲骨肉。
但他不敢破坏自己的人设,也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有私生子的事情,所以娃哈哈的接班人非宗馥莉莫属,这不仅关乎他的个人声誉与形象,更因娃哈哈作为具有国资背景、以民族企业为标杆的企业,其社会声誉尤为重要。
为此,宗庆后制定了双重保障方案:
第一、为避免杜建英继续插手娃哈哈事务而与宗馥莉产生冲突,他安排杜建英携三名子女移居海外。
为确保杜建英安心赴外,特别设立信托基金,给予每个子女7亿美元资产。为防止子女挥霍,明确规定仅能支取年度利息,不得动用本金,且资金仅限子女后代使用。负责此事的正是元老级高管郭虹,宗庆后更亲笔书写,就是为了防止大女儿宗馥莉日后反悔。
第二、宗庆后将国内企业资产分配给宗馥莉、妻子施幼珍及自己的母亲,三名私生子女则未获股份。
他要求宗馥莉签署保证书,并将21亿美元转入信托基金。然而当资金转移至18亿美元时,宗庆后猝然离世。
宗馥莉认为父亲既已去世,便无需履行协议,遂通过助理转走110万美元。由于信托基金需达到21亿美元方能生效,此时仅完成18亿美元。杜建英及其子女随即向香港法院提起诉讼。
不过最终裁决权仍在杭州法院手中。如此豪门恩怨的诉讼充满变数,何况娃哈哈背后还有持股46%的杭州国资委。
更关键的是,娃哈哈作为崛起的民族品牌,如今这些操作正在消解这个品牌所承载的精神内核。
假如老宗再能活两年,或许这些都不是问题,只可惜命运弄人,生前所有的好人设,不过就是一场演戏。
骗了支持他的人,也骗了他自己,他是万万没想到,自己仅仅去世没几个月,孩子们就已经开始斗起来了。
如果老宗知道死后自己名声会搞的这么臭,我相信他会直接传位给宗继昌,从他丧事时宗继昌捧灵就能看出来,传位给宗馥莉就是想保存自己的体面,没想到会这样。
他也没料到的是自己会走的这么早,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要再干20年,结果不到80就寄了。
其实他最后一个月密集的安排遗嘱,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安排很妥当,没想到人刚走大女儿就翻脸了。
由此可见,老宗的布置几乎天衣无缝,但可惜的是,败给了时间,也败给了人心,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,也会有翻脸的那一天。
网上股票杠杆平台,炒股加杆杆的平台,大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